每一个输不起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太想赢的家长!| 兰海说
如果你的孩子在竞选班干部的时候输了,你觉得赢了的孩子明显比自己的孩子差多了,你会怎么想呢?
我相信,很多的爸爸妈妈都会觉得“不公平”:是不是因为平时跟老师的联络太少了?是不是因为没有提前“贿赂”同学?
这部分家长因此产生出一种愧疚心理:一来觉得自己没有提前给孩子“铺好路”,二来觉得提前让孩子了解到了世界的残酷,心里不是滋味。
在这种心理的趋势下,家长或者小心翼翼地对孩子说:“没关系,你在我心里是最棒的”。
要么就是秣马厉兵,想让孩子更优秀一些:“谁叫你平时不怎样怎样,看这次落选了吧!”
不过最近,一位深圳的妈妈选择了第三种方法,她用了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为自己的孩子“讨回公道”。
9月12日,在“第七届国际弦乐大赛”中,一名男孩获得9岁组冠军,同组一个女孩的妈妈在网上公开质疑比赛公平性,将剪辑过的男孩比赛视频与自己女儿在家练习的视频做对比,引发了热议。
事后,比赛承办方称:女孩家长恶意剪辑,歪曲事实,对当事孩子和家长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两个孩子的水平究竟如何呢?业内人士表示,女孩妈妈将男孩的比赛视频和女儿的日常练习视频剪辑在一起,两个视频“不具可比性”。
在女孩妈妈发布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男孩的脸上没有任何遮挡,但女孩的脸却被妥当地遮住了。
显然,这位妈妈并非没有注意到隐私问题,她选择曝光男孩的脸,是对“不公平”的比赛的反击,也是对男孩的公开处刑。
究竟什么是失败?其实严格说来,“失败”更多的是成人世界的概念。
孩子小的时候,跟别的孩子抢玩具没抢过,跟别的孩子做游戏输掉了,他最多也就是哭一会儿,发发脾气,这件事情就过去了。
是父母有意无意地在他面前强调“失败”的概念:
孩子脾气弱,以后会不会被欺负?
孩子是不是不够机灵,做游戏怎么老是输?
是父母对事件结果的强调,让孩子知道了:
有些结果,会带来不好的评价。
这件事情“失败”了,我也是“失败”的。
孩子最初的自我认知,是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上的,在这里面父母的评价尤为重要。
当他知道,某件事情的结果跟父母的爱,跟自己是不是聪明是不是可爱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就会害怕失败了。
“必须要赢,赢了爸爸妈妈才爱我。”
“不能输,输了别人就会嘲笑我,瞧不起我。”
怕输的孩子,都是这么想的。
有一个妈妈问我:“为什么我家孩子干什么都不想输,一输就哭?”
聊着聊着,我就知道答案了。因为这个妈妈太在乎结果了,在描述孩子的种种失败时,她几乎对每一次失败都做出评价:
孩子年龄小,孩子不认真,比赛不公平……
通过她的描述,我看到的,不是一个输不起的孩子,而是一个输不起的妈妈。
孩子强烈的“想赢”背后,恰恰是因为内心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可。
他的父母,以及周围的其他人,从没有明确地让他感受到:我喜欢你,是因为你这个人,而不是你有多优秀。
当一个孩子无法面对失败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两个结果:
第一,孩子会提前为失败找借口。
这是孩子们常用的一种做法,他们会说:
我要是好好学,一定能考好!
我就是没参加,不然肯定拿第一!
他们从这样的措辞中,获得一种优越感,来应对失败后的自卑。
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巨大的隐患。
在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中,详细描述了它的危害:
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他们会用一种优越感来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同时,他的自卑感会愈积愈多。
他所采取的每一步都会逐渐将他导入自欺之中,而他的各种问题也会以日渐增大的压力逼迫着他。
第二,孩子会把失败的后果想得很严重。
“我失败了,爸爸妈妈会不会对我失望?他们会不会不再爱我了?”
“老师会不会觉得我不再是好学生了?”
“同学们会不会笑话我,否定我,孤立我?”
孩子对失败的想象和惧怕,就像悬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足以让他们丧失面对失败、重新来过的勇气。
在我们的工作中,接触到很多厌学、甚至拒绝去学校的孩子,出乎意料,这些孩子以好学生居多。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全部价值都来源于自己“好学生”的身份,一旦失败了,就将一无所有。
他们无法承受这个打击。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怕失败?
答案就是家长需要改变对“赢”的态度。
就像上面质疑弦乐大赛比赛结果的妈妈,她觉得女儿不该输,所以就剪辑了对女儿有利的视频放在网上,希望网友能够给出另一种结果,让自己的孩子以另一种形式“赢”。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女儿看到了什么呢?看到的是妈妈的愤怒和不甘心。接纳了妈妈情绪的她,也会觉得这样的结果是一种耻辱。
即使是现在,妈妈被众多网友指责,还被组织方告上法庭,她的女儿会不会自责,觉得都是因为自己输了,才让妈妈承受了这样的责难?
失败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人生是场马拉松,不会有人在每个阶段都能赢。
同样,不管是客观上的不公平,还是主观认为的不公平,也永远存在。
在一场失败或者不公平中,我们要教会孩子的,应该是如何面对一个真实的世界,让自己从每一段经历中汲取营养,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只有你不怕输,你的孩子才输得起。
家长怎么才能不怕输呢?方法每个人都知道,但我还是要强调两个字“接纳”。
接纳结果,
接纳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不完美,
接纳孩子的不足,接纳孩子不是最优秀的。
孩子终归是社会的孩子,早早晚晚,他都要走出家庭,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生存。
你给他建造的童话王国越安宁,到时候他就越脆弱。
我们重新来说回“失败”这个概念。
什么是真正的失败呢?
不接受结果,从此一蹶不振,这叫失败;
因为怕输,干脆不去尝试,这叫失败;
为了赢不择手段,这叫失败;
承受不住挫折,只能让父母善后,这叫失败……
这不但是孩子人生的失败,更是父母教育的失败。
相比之下,如果孩子能从一场弦乐比赛中听到专业的点评,结识更多同样喜好的朋友,比赛结束后又得到了妈妈的一个拥抱……这难道不是一次很完美的成功吗?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在人生这场比赛中,对手始终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自己。
如果爸爸妈妈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孩子一定会更加轻松和快乐。
▼扫秒下方二维码下单购买,提前享双十一价▼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