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前被全网痛批封杀,如今高调宣布复出:她彻底改头换面了?
但这种期望更像是固定了她们的人生选项,仿佛她们必须成为这样的人。
现实中,很多女孩都曾听过“女孩不用做这个、做不了那个”的劝告。
甚至是,“女孩子不要学理科”“女性天生逻辑思维差”等刺耳的经验之谈。
在这种劝阻下,做科研这类工作似乎成为了很多女性可望不可及的天花板。
如今,教材职业选择中赫然在目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就是在告诉女孩:
教材中不是首次出现女性科学家的身影,也曾书写过数位女科学家的故事。
一方面,它郑重地告诉女孩,不仅可以学理科,还能选择成为科学家。
另一方面,它也能帮助无数被隐身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得以被更多人看见。
如物理学家何泽慧,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英国物理化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DNA双螺旋结构的最初发现者。
但她们只是女性科研工作者这个群体中,被看见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人始终没有姓名。
在过往的宣传中,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居里携手完成了镭和放射性的研究。
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的她,也被当时的媒体评价为“最大的贡献是当好丈夫的好助手”。
居里夫人,全名玛丽·居里,是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但苦于自己没有合适的实验室和设备,她向时任大学主任的丈夫求助。
于是,在丈夫的引荐下,她成功见到了校长,并求得了一个废弃实验室的使用权。
1902年,经过多年的努力,玛丽终于提取出了镭元素,正式宣告新的化学元素的诞生。
戏剧化的是,在那个女性毫无地位的年代,学界肯定她的研究,却并不认可她。
所以即使研究是她独自完成的,原料是奥地利政府免费给的,她的名字也不得不和丈夫挨在一起,甚至她的署名放在最后。
时代的压迫没有让她丢失自我,但至高的荣誉却把她变成了丈夫的附属品。
以至于在丈夫去世后,玛丽再谈恋爱时,被民众怒骂“波兰荡妇”,扔石头和烂叶菜。
但是,比起另一个被窃取成果的女性来说,获得两次诺奖的玛丽·居里已经算得上幸运的了。
她是第一位沃尔夫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第一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华人......
上个世纪50年代,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邀请吴建雄帮助他们做研究。
吴建雄经过刻苦钻研,推翻了当时被认定了30年的“宇称守恒定律”。
结果在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却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名单中没有她。
在诺奖的加持下,杨振宁和李政道成为声名远扬的国人骄傲,吴建雄的名字则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女性科研工作者被看见,需要打破的除了玻璃天花板,还有一道黏糊糊的门。
即使有玛丽、屠呦呦这么多取得非凡成就的女性,社会对于女科学家的偏见,依然存在。
比起突出她们的聪慧和奋进,有些人更喜欢用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类的玩笑,暗示取得成就的女性要么是长相欠佳的灭绝师太,要么是嫁不出去的男人婆。
比起谈论她们划时代意义的成就,有的人更关心她们的生育价值,在意她们能不能传宗接代。
颜宁:结构生物学家、美国两院外籍院士
仿佛她们耗时研究毫无意义,就该早早地结婚生子,过于优秀反而会被打上另类的标签。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看见女性科研工作者,认可她们的成绩,加快了击碎这扇门的进程。
她们带给世界的希望,不仅是划时代的技术,还有鼓励女性觉醒的力量。
这张小小的插画,也许会让一个小女孩产生“我要当科学家”的想法,也许会让一个女性明白,其实人生的意义远不只成为服务他人的贤妻良母。
如今,我们也希望所有女孩的选择都能被接受、支持,不管这个想法是普通或天马行空。
我们同样期待着,在将来的某一天,人们不再关注一个女性为何要学理工科。
而是赞叹这个智慧、勤奋的人,正如同其他无数个心怀梦想个体一样,自由地探索世界。
到那一天,人们能够觉得女性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更多精彩文章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斜杠先生
点个「在看」,
女性的人生,该由自己选择。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