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帆书 · 禾禾
最近,一群小少年吃烧烤,“摇”母亲付账的视频登上了热搜。几个小伙伴,相约一起吃烧烤,却没人带钱。
老板怕他们吃霸王餐,孩子们纷纷“摇来”自己母亲结账。事后,其中一位妈妈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很为孩子们开心,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组队出去吃东西。(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着实羡慕这群孩子,他们有“靠山”妈妈,理解允许他们这样做,并为他们的成长感到开心。羡慕之余,又勾起了我些许的哀叹:不知从何时起,父母似乎顶上了“紧箍咒”,孩子稍有自己的动作,就会激发父母的“急”。匆匆忙忙赶路,却忽略了孩子灵魂的成长,也失去了教育孩子的初心。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本身,对成人来说,是个伟大的教育力量。”爱孩子,或许不需要多大的成本,看见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空间,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爱着。不曾被看见的孩子,就像夜空中没了星辰,不会感受到爱的存在。前两天,陕西一8岁女孩皮皮(化名)觉得父母偏心,离家出走。被民警找到后,皮皮说:父母关心姐姐,偏爱弟弟,自己夹在中间“没人管也没人疼”,即便是离开家,爸爸妈妈也不会去找自己。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呀,只是皮皮父母的做法未让皮皮感受到被爱。意思是说:你看到或关注的东西是有能量的、是活着的;没有被看见的或回应的,是没有能量的、是消逝的、死亡的。看见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值得被爱,是对孩子最好的养育。一次,儿子高兴地跑过来,让王纪琼老师猜他考了多少分。王纪琼老师看到儿子这么高兴,估摸着孩子考得不错,鉴于儿子的实力又不太可能考满分。猜多了,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猜少了,又怕伤到孩子的自尊王纪琼老师先猜的是80分,孩子很兴奋,说:“不对不对,再上加”。王纪琼老师依次猜:81,82,85……孩子迫不及待说“是90!”。这时,王纪琼老师露出高兴又惊讶的表情,父子间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王纪琼老师接住了儿子的感受,让儿子感受到了父亲的看见与托举。王纪琼老师说:“高兴,爸爸看到你很高兴,所以爸爸也很高兴。”王纪琼老师高兴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孩子的感受。感受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是被看到的、被在乎的,会无形中激发孩子的内置动力,这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比拟的。心理学家张怡筠老师说:“我们不但要学会成功,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快乐的成功。”看见并尊重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孩子感受到的张力,不让孩子的感受无处安放。三毛在《雨季不再来》中写道:“母亲,你再用爱来逼我,我要疯了。”无法想象,当父母以爱之名,对孩子实行伤害,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创伤。电影《死亡诗社》中,尼尔性格好、学习好、运动全能、意志坚定、领导能力强,是所有师生心中的完美人物。而在父亲眼中,尼尔只是一个懦弱、无法做主的孩子,不懂得反抗,只会一味地妥协。从不尼尔的喜好和感受,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都是为尼尔好,操纵着尼尔的人生。尼尔很爱父亲,尊重父亲,不想拒绝父亲,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受父亲的安排。一次次地退让,父亲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挑战,父子关系变得越来越扭曲。长期压制真我,即便后来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尼尔也无法突破内心的局限,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这种以爱为名的操控,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情感勒索”,也是亲子间常见的权利游戏。情感勒索型的父母,不是不希望孩子好,只是不希望孩子脱离自己的掌控,不容孩子挑战自己的权威。以至于,用情感绑架孩子的可能性,让孩子挫败、羞愧、自责、愤懑。而勒索者不断从受害者的服从中,获得掌握欲和满足感,却不感知孩子的心理防线。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不敢生活得好,或觉得自己不配生活得好的心理。当孩子被情感勒索的力量剧烈压迫,就会有一种“要疯了”的感觉,内心不断被撕扯,甚至做出不轨之事。可悲的是,勒索者父母和被勒索的孩子,心理和情感上都是扭曲的。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并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不自知,这是多恶毒的“为你好”。反观现实,又有多少多少父母高举“为你好”的旗帜,干涉孩子的人生,却从未关心孩子是否真的想要。是成想,有多少的“为你好”包藏着父母的私心,又有多少的“为你好”是真的为孩子好。《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一书中说:大多数人一辈子在经济上得不到自由的根本原因,是父母灌输的限制性信念。父母情感绑架下的教育,是对孩子人生最大的限制与禁锢。放开孩子手,解放孩子的心,让孩子在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才是对孩子无暇的爱。不去打扰,让孩子用自己的眼镜来去观察世界,去体验生命的可能与美好。达列夫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人不能越界,一旦越界,之前达成的某种平衡关系就会坍塌。亲子关系也是如此,父母的边界感决定了孩子“叛逆”度。知乎上曾有人提问“孩子上初一了,强烈要求每晚要锁门睡觉怎么办?”父母习惯了随意进出孩子房间,一旦孩子锁门就赫然而怒,好像孩子做了啥不好的事。说好听些,是担心孩子学坏;说不好听了,是担心自己失去对孩子的控制,失去作为父母所谓的权威。从埃里克斯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看:
青春期的关键任务是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这阶段孩子会逐渐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走向独立自主。孩子的成长本就是与父母逐渐分离的过程,只是有些父母意识不到或者不愿意放手孩子的成长。《临床心理学杂志》曾发表过探讨父母分离焦虑的文章。
其中有一条说“父母对孩子独立化的干扰,或许会转化为孩子对独立的过度渴望。”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给孩子适度独立的空间,不入孩子的禁区,和孩子健康的分离。心理学常军老师,曾分享过自己女儿14岁时的小插曲。他女儿14岁时,不愿意跟他一起吃饭,每天把房门关的死死的,不愿意跟他沟通。常军老师说,看见孩子这种表现自己很庆幸,庆幸孩子长大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在觉醒。我们要做的就是接住孩子,允许孩子做自己,给足孩子成长的依靠。《适度养育》一书中说“孩子对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越自信,对生活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越有安全感。”学会放手,给孩子留足空间,让孩子慢慢站起来,去享受成长的洗礼和生命的馈赠。写在最后
“有些鸟是终究关不住的,因为他们的羽翼太过光辉了,当他们飞走时,你心里会很清楚,把他们关起来是一种罪恶;但无奈的是,他们的离开,让你生活的地方空空荡荡。”我们无法代孩子跨过所有的磕磕绊绊,亦无法填满孩子成长中的沟沟坎坎。爱孩子的最低成本,是爱孩子本身,给孩子心灵以力量,让孩子有勇气飞往自己的山。看见孩子的感受,支持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对独立的探索。在孩子承欢膝下时,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孩子充沛地成长,孩子的道路才会中越走越宽畅。
超级育儿师,陪你轻科学育儿。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日推送。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获取育儿交流群链接!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