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记忆》: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依靠。一百年后的今天,“挺身而出为人民”依旧是历代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如一的信仰与担当。抗洪抢险、震后救援、疫情一线……他们的身影从未缺席。本周,让我们跟随知识类视频创作者王骁,西安碑林博物馆讲解员白雪松,中文教师张玉安和作家、编剧褚盟的讲述,回到解放时期,一同学习那段历史岁月里共产党人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事迹。
至暗时刻心向光明
“战神”是怎样炼成的
“我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开国大将粟裕将军一生南征北战、驰骋沙场,光辉战绩无数。皖南事变后,他率领新四军第一师继续坚守发展苏中根据地。在识破敌人的狡猾诡计后,粟裕及时调遣兵力,果断切断敌军后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最终取得胜利。王骁通过粟裕长期贴身携带的一枚放大镜,详细回顾了这位“常胜将军”光辉熠熠的作战经历。
革命时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出的播报声是安全的象征,是人民群众心中的一颗“定心丸”。在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开始转移时,远在邯郸接替的广播电台亲切的呼叫声不仅振奋了军心,更让敌人恐惧不安。危机时刻,王士光沉着冷静对电台进行改装,成功避开敌人的干扰。高烧卧床的他,用顽强的革命精神超越生理极限,让希望之声得以传播。“党和人民始终同一频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共振。”白雪松用生动精彩的演讲,致敬这位共产党人对人民的热爱、对党的忠诚。
惊天大案背后
“红色福尔摩斯” 如何扭转乾坤、转危为安
一本《红星照耀中国》,让世界第一次真正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模样。八十多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他身穿红军军服,走遍陕甘宁边区的大小角落,通过四个月的观察采访,将所见所闻详实记录。这本书籍的出版,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它让延安精神冲出铜墙铁壁的封锁,让共产党人的伟大信念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张玉安通过解读斯诺笔下的文字,为我们真切描绘出当时延安的生活与发展,鼓励当代青年带着延安精神不断破浪前行。
1942年陕甘宁边区保安处侦察科长布鲁成功破获国民党军统“汉中训练班”大案。这是抗战时期延安破获的最大的国民党特务组织。解放日报上刊登的这封自省书,正是国民党特务吴南山受到感召和教育后写下的。神探布鲁顺着吴南山这个线索,成功锁定潜伏特务,识破了敌人的阴谋诡计,保证了延安和党中央的安全。作家褚盟用讲故事般的叙述手法,通过文物重回现场,将当年这场反特第一大案背后惊心动魄的过程真实还原、娓娓道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本周一、周二晚7:30,湖南卫视《闪光的记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