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秋天一定要冻吗?
常言到:“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不要急于脱掉厚衣服,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需要适当的捂一捂或者冻一冻。那么到底该怎么冻才科学,或者说秋天一定要冻吗?
从中医角度讲,人与大自然是有机的整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人的变化和大自然的变化规律相一致时,人会保持一种健康的状态。秋天是夏季和冬季的过渡阶段,天气由热转冷,气温并没有完全降低,而是时常出现气温上升的情况,南方尤为常见。我们在秋季反而会觉得上火,比如鼻干、口干、大便干等。我们的阳气逐渐开始收敛,向下向内潜伏,这个时候属于“阳气减而未弱,阴气生而未盛”,所以如果稍微感觉冷就穿厚衣服,过于保暖,那么就会让人体的阳气过于旺盛,不能顺利的敛降,阴气也不能很好的化生和滋养。所以适当的“秋冻”,一方面可以顺应自然之气和人体阴阳气机的转变,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机体抗寒能力和肌表的抵抗力。正所谓天人合一。
“秋冻”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但是“秋冻”需有度,要根据个人体质、健康状况进行适宜的“秋冻”,应以能承受范围的寒冷为度,根据气温适当的增减衣服。不可为了“秋冻”而冻出病来。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养正气、增强体质主要是要依靠饮食锻炼和睡眠。秋季养生注意以下几方面
(1)“秋冬养阴” 饮食上多食时令新鲜蔬菜水果如萝卜、莲藕、柚子、梨、蜂蜜等润肺生津的食物,肉类可增加兔肉、鸭肉、甲鱼等养阴润燥之品,以及平补的红枣、莲子、百合、枸杞子、山药等药食两补之品。
(2)锻炼适度 秋天人体的精气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锻炼强度不宜过大,以微微出汗为度,避免汗出过多,营阴外泄。秋天早晚温度低,还要防止汗出后受凉。
(3)早睡早起 《内经》提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就是要早睡早起,充足睡眠保持心神安宁,神志稳定,收敛神气,使秋气得以平息,才能肺气通畅,精神饱满。
对于体质虚弱、大病初愈、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及骨关节疾病等人群应防止“秋冻”,防寒保暖,避免诱发这些疾病的发作。
如果“秋冻”伤了身,出现了鼻塞、流涕、咽痒、咳嗽、怕冷,腹泻,头痛身痛等其中一些症状的话,应尽快排出寒邪,教教你居家“解冻”小妙招。
(1)食疗中的葱、姜、蒜是排寒最好的食物。在生姜红糖水中加入几瓣大蒜、葱白一起煮,喝下能祛寒、止咳、止泻。
(2)增加衣被,用吹风机热风吹背,增加身体内的热量,让毛孔打开,透过出汗排出寒气。
(3)温热水泡脚,加点花椒或者艾叶一起煎煮,达到出汗排寒的效果。
王丽华,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国医大师洪广祥。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如肺癌、肺结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呼吸衰竭、急慢性咳嗽、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胸腔积液、肺部感染、重症肺炎等,在失眠、盗汗、肿瘤术后及慢性虚弱性疾病的中医调治方面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2017年获医院首届教学查房第一名,2017-2018年参与指导学生、青年教师全国性比赛均获得前三佳绩,2018年获医院首届“十佳医生”称号,2020年获医院“十佳抗疫医生”称号。近年参编著作2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级课题20余项。目前为中华医学会肺系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呼吸病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保健学会重症肺癌分会常务委员。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门诊: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一审: 陈云
二审:杨萌
三审:沈德森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