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
中医药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五千年与疾病作斗争的历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医药科学,是世界医药之林的瑰宝,为世界贡献了中医药治疗方案与中医药智慧。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中医药教育、人才及科技汇集的重要节点。如何利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
新时代的中医药院校应当将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推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落地落实落细,扎实推进历史悠久且始终保持鲜活生命力的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我结合所在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中医药大学基地的工作实际,对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进行相应的思考,以期能为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贡献绵薄之力。
树立“教育—产业—创新耦合”理念,夯实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基础。新时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进入高质量发展关键期,中医药院校应深入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立足中医药专业优势与特点,以“四个回归”主动适应新时代、新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优秀中医药专业人才。
应加强制度建设,将产教融合育人融入学校的制度、学科及教学、管理体系,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教育工作生命红线”“三全育人鲜明导向”的思想共识,共同打好产教融合的“合成战”。
应紧扣健康中国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围绕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积极申报新专业,针对性地申办中医儿科学、中医康复学等专业,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应着力升级改造传统中医药专业,注重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优势专业的融合交叉,加快学科“四新”建设的推进。
应加强“专业五能”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在深入分析中医药产业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总结中医药人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培养并掌握“识辨制用创”五大能力。
创新“教育—产业—创新耦合”举措,拓展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路径。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医药教育也有鲜明的特点。中医药院校应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建设要求,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产业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以产教融合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取得更大成效。
应加快医学特色人才培养改革,可开设“新安医学教改班”等名医学派教育教学班,按“分阶段、三导师,医教研结合”的模式开展中医药人才培养,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强化、科研水平的提升,又强调传统医学思想的传承、临床医学经验的发掘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凸显中医药优秀人才的办学特色。
应推动“院院合一”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改革。以岗位胜任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分阶段、分层次的“院校+医院”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以校院合作落实“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学目的,培养特色中医药专业人才。
应加快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通过对接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与特色产业链,可选择与创新型信息类企业共建现代学院、共建企业班、共同制订定制版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现代信息产业人才。
营造“教育—产业—创新耦合”环境,激发中医药人才高地建设氛围。特色校园文化是培育中医药学生理想信念、职业素养的重要因素。中医药院校扎实推进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优秀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产教融合环境,能够进一步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应着力协调各方社会资源,为中医药专业学生搭建实习实践平台、打造实习实践基地,引导学生深入一线、深入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情民意,树立“大医精诚”的理想信念,增强中医药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可启动不同类别的中医药资源科考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为地方中药资源的种植、开发、保护和利用提供服务与帮助。
应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设置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重点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及“大学生讲思政”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撰写中医药人文社科学术论文,引导中医药专业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党、国家、民族、中医药的理解与热爱。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