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医困局:脱离群众是根本原因

养生 作者:医馆界 2023-08-26 22:14:46

中 医 馆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 口述 | 张宝旬  撰稿 | 桔梗



青年中医的问题实际上是信心缺乏的问题,而脱离群众导致中医理论无法落于实践成为阻碍青年中医成长的根本原因,因为任何一个优秀医生都是在小病到大病的积累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医者没有大量的临床经验积累是难以成才的。




中医的成长离不开群众基础


中医是老百姓的中医,几千年来中医赖以生存的从来不是资本等,而是老百姓。我们必须要谨记我们从何而来,没有群众基础的中医是难以成才的,如果切断了和群众的联系,当中医理论难以转变成实际能力时,我们的处境就会很艰难。


在旧社会,北京的中医大多会到南城免费给老百姓看病,由老百姓的口口相传扩大知名度,在诊治过程中,老百姓也给他们提供了成长的机会,他们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积累中精进医术。


但是,现在的青年中医很多都没有主动加强与群众联系的意识,而且大环境下中医的被动更加剧了他们临床经验的匮乏。现在大多数人患病后的第一选择是自行买药,第二选择是西医治疗,无计可施时才会寻求中医治疗,这就相当把难题抛给了我们,中年医师尚有能力应付,青年中医大多是束手无策。


而且中医的职业生命是很大的,是俗称“养老不养小”的职业,一般人需要三四十才真正开始中医生涯,所以前期的苦熬是中医师的常态,青年中医要有厚积薄发的心态和具体建设才能过好后面的职业生涯,我年轻时为了多积累临床经验经常奔走在外看诊,就是为了避免年老时面对临床经验匮乏的尴尬。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主动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而且,如果我们不主动帮助老百姓,他们就会进入到西医的治疗中,倘若患者的体质被破坏也会加大我们的诊治难度。




坚定中医科普,用新媒体主动增强与群众的联系


硕士毕业后,我只身一人到北京的中医馆坐诊,经历了大量的看诊后,我发现实际上很多病都不是急重症,不必非得到医院就诊,因为身体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如果疾病初期就介入了抗生素等西医治疗反而会破坏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而且西医除了吃药与手术之外别无他法,老百姓也很需要很多简便快捷的方法来解决日常的健康问题。


其实有很多中医治疗手段是不需要开药的,比如简单的穴位疗法就能帮助到人,而视频号、微博等都可以成为中医用来连接群众的媒介工具。


所以在微博刚兴起时,我就开始写微博,就是想用媒体的武器教予老百姓如何在家就能处理简单问题。日复一日,我们通过卡片、视频等比较贴近群众的方式科普日常保健或者治疗的小妙招,随时关注大家的使用情况并根据反馈加以调整。


通过微博的广泛传播,不少母亲在小妙招的帮助下也能处理孩子的很多问题,这也就相当于放大了中医在家庭中的建设作用,就像“把方舱医院建设在了每个妈妈的脑子里”。十多年坚持下来,我们的微博账号现已累积有四百多万的粉丝,这也就意味着有了四百多万的群众基础。


因此,若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青年中医不能光坐着看书琢磨研究妙方偏方,这样毫无意义,我们需要投入到与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小毛病的斗争与教育中,坚定地走科普路线,这样的方式客观上帮助的是别人,实际上帮助的是我们自己。因为中医有教化老百姓远离疾病的义务,没有老百姓的小毛小病作为支撑医者难以成长,而且中医的根本是数据,我们需要从大量数据中才能搜集到真正解决问题的规律。


再者,中医是大道,它的价值不仅在治病层面上,更在于教予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常言“上医治未病”,如果小病小痛都需要走到西医的治疗中,且不说患者自身,国家的财务负担也会很重。


因此,作为青年中医必须明白,虽然我们解决的是小毛病,但是拦截了小病发展成大病的可能,事实上也是解决了大问题的,也一定程度上为国家贡献了一份力量。




中医的新媒体传播要基于内容与疗效


为什么要基于内容与疗效的传播?身为医者,我们传播的内容必须对疗效负责,不能像那些一心只想卖东西而枉顾真实疗效的媒体一般。


01

基于内容的传播能助力青年中医化被动为主动


中医的传播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一是很多疾病在疾病初期是很好解决的,二是很多疾病是因为惶恐导致的,并不需要人为治疗。我曾经有过因为牙疼导致心电图出现紊乱而差点进ICU的经历,然而我并没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后来心绪平稳后我的心电图恢复了正常,我们作为专业医师尚且如此,没有医学基础的普通群众更容易陷进这种恐慌而心甘情愿接受西医的治疗,这又会加大我们中医师的被动程度。


所以帮助群众了解基础的中医知识,消除他们对疾病惶恐的心理暗示至关重要,青年中医师必须有这样的意识,我们不能放弃这个向人们科普中医的途径,尤其是在目前还不够强大的处境下,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用基于内容的传播主动帮助群众。


02

基于疗效的传播能获取精准且大量的患者流量


相信很多医者也有和我类似的经历,看诊时因为跟前诊医师的诊断不同而遭受到患者的质疑,流派间的学术碰撞和对疾病的不同观察让医者们有不一样的诊断是常有的事,但患者对这点认知是浅显的,很多医患沟通障碍甚至医闹也由此引发。


基于疗效的传播一定程度上能避免这些恶性事件,因为虽然青年中医的能力尚缺,但是他们的简单纯粹反而能更容易让病人感受到医者的良心,这样基于疗效解决问题负责任的态度也会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同,当粉丝认可了我们的理论并建立信任后,自然而然就会转换成我们精准的患者流量。


这样长此以往积累起来的患者数目是很可观的,这就为我们大量的临床积累奠定了患者基础。而且这样的知识扩散成效是不可估量的,因为真正有用的内容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就如同我们拜读的圣人古籍,他们即便故去,其智慧仍旧帮助了无数人。




青年中医要注意在专病上的临床数据积累


青年中医当有此志向,中医是服务于14亿人的,不是每天看诊百人这种层次的,不管是多高水平的中医师,服务的人数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把临床中可以重复的数据转化成可以解决老百姓常见问题的方案,就比如藿香正气水等产品。


以我多年的专科经验而言,青年中医不要总是看诊所有病,更应该进行的是单个病种或一个病的角落上的数据积累,有意识地替整个行业积累到更大的数据。因为处在不同数据下,问题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如果在某个病种上的数据积累不足,其病症的共性规律是摸索不到的,而且假如所有病连起来的数据无法获得对这个社会的稳定观察,这是很糟糕的。




坚持临床,砥砺前行


青年医师一定要通过临床和群众紧密联系,他们也会服务于我们,给予我们很多和身体接触的机会,帮助他们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不成长,只要回到这个正确的路上,就能自然而然地从青年医师变成一个“老中医”。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将以上思路贯穿在工作中砥砺前行,只是想走一条能帮助更多人的大道,希望青年中医们也能如此。




I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口述/张宝旬,撰稿/桔梗,版权归权利人所有,转载需授权。
· END ·

编辑|桔梗   视觉|花椒

-中医适宜技术大会活动预告-


-长城馆长营第十二期预告-


-更多阅读-



商务联系-
青黛|13418986412(微信同号)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