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合群”,正在内耗你的人生

情感 作者:意林 2022-10-05 18:17:10



来源:极物(ID:ijiwulife)

罔顾自身意志的合群
正在毁掉我们

《老友记》里有一个很扎心的情节。

主人公瑞秋新入职了一家公司,准备大干一场的她却发现自己有被“排挤”的迹象。

因为上司和同事经常会一起去室外抽烟,于是他们在抽烟时,便做了很多业务上的重大决定。

这让不抽烟的瑞秋很是着急。


为了合群,她假装自己也是吸烟的人,强迫自己和他们一起去抽烟。


即便她十分讨厌抽烟,曾为了让好友钱德勒戒烟大费周章,回到家也因为烟味差点呕吐。

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或多或少会遇到跟瑞秋一样的情况,为了合群,做一些我们讨厌的事情。

比如:

下班后,原计划去健身房锻炼,却因为合群答应了同事们临时的聚餐提议。

明明休息时想看本书,却因为合群,加入了同事们的娱乐八卦讨论中。

发表意见时,明明更喜欢方案2,却为了合群投票给了方案1。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这只是一次小小的对集体的妥协。

可事实却是,这些罔顾自身意志的伪合群,可能正在毁掉我们。



伪合群,浪费生命

《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段话: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心理学上有一个“羊群效应”。

羊群本是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时也多是盲目地冲撞。

但只要有一只羊动起来,其他羊群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不管前方是草丛,还是狼窝。

人自诩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级动物,可“羊群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却常有发生。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曾写过一段文字形容羊群效应:

突然,一个人在大街上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突然想起了和情人的约会,虽然已经迟到很久了。

接着,另一个卖报的小童也跑了起来,另一个人,一个有急事的绅士,也小跑起来......

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的所有人都跑了起来。

“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的一位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警说的,也或许是一个小男孩说的。

没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开始奔逃起来。

上文描述的情况,相信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因为它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当一个人开始盲目从众,就会慢慢丧失自己独立的意志,丧失自己的判断,沦为集体意志的奴隶。

下面的故事一定不陌生。

有一个男生,宿舍4个人,他是唯一不玩游戏的那一个。

作为一个“异类”,他理所当然遭受到其他三个人的冷嘲热讽:“学习有什么用啊?装什么啊?”

为了合群,于是他也开始学习打游戏。

12点了,他本来准备要睡觉了,有人说再来一把,于是,一个晚上就这样过去了。

小长假,他本来想好好准备考试,有人说背什么书啊,快来开黑,于是一周就这么过去了。

四年时间眨眼而过,等到了毕业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他竟然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技能。

那些宝贵的时间,全浪费在了无意义的合群上。

当我们身处一个错误的群时,所有的合群,都只是在浪费时间。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时间的公平之处就在于它从不会差别对待每一个人。

人生短暂,上天给每个人的时间也不过几十年。

有限的时间,难道不是应该花在那些值得的事情上吗?



伪合群,辜负自己

“人生就像俄罗斯方块,你合群了,也就消失了。”

因为风格独树一帜而大火的王菊曾经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大学时,王菊曾经十分羡慕那些受欢迎的女生。

她想尽办法融入她们的圈子,为了模仿她们,她学习化妆,穿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衣服。

可后果是,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像自己。

原以为合群会让她越来越高兴,结果却是越来越不开心。

生活中,很多人都像王菊一样。

为了迎合大众,忘记了自己的喜好和目标,失去独立判断的能力,最后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差。

他们忽略的是,不一定大部分人都喜欢的,就一定是适合自己的。

他们以为是在合群,其实只是在丢失自己,慢慢变得平庸。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一个情节:

清华大学学生吴岭澜,国文和英文俱佳,但实科成绩很差。

按理说,选科时,他该选择文科,做一些自己擅长和热爱的东西才对。

可是,因为身边的大部分人都选择实科,他在选科时放弃了自己喜爱的文科,选择了实科。

他本可以在文科大放异彩,做自己喜欢做的学问,可是却为了合群,迎合了社会的大潮流。

后来,他因为太差的实科成绩被老师约谈,备受煎熬。

如果不是被老师及时拉回,重新学习文科,一个文学栋梁可能就这样泯然众人矣。

不管是吴岭澜还是王菊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

当你为了迎合群体而失去自己的判断时,你失去的是变得出众的可能性,辜负的是你自己,赔掉的可能是一辈子。



合作是一种能力
合群是一种性格

不能否认的是,在集体主义盛行的今天,许多人即便知道“假装合群”是在浪费时间仍然做不到坚持自己。

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上大部分人对合群与合作的误解。

很多人都觉得,一个人只要不合群,就仿佛失去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他就是一个无法与人相处的怪人。

真的是这样吗?

著名电影明星梁朝伟,出了名地不合群。

据说,一群人在他家打麻将,他可以怡然自得地在一旁喝茶看书。

可是不合群的性格并没有影响他在电影中的发挥,他仍然用心拍戏,并和每一个剧组和导演都能很好地合作。

经济学家薛兆丰,在《奇葩说》这样一个综艺节目中用格格不入来形容都不为过。

他每次都会严肃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丝毫也不因为一个综艺节目而改变自己的风格。

可看得出来,他每次输出的论点都很用心,下场参加辩论赛时,更是为了所在团队拼尽全力。

合作是一种能力,合群是一种性格,一个不合群的人也可以和团队很好地合作。

当然,假装合群的人需要问一问自己,那些迎合他人的行为是否真的存在意义?

但那些对不合群抱有偏见的人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冷嘲热讽过别人不合群的选择?

这个社会缺少不一样的颜色,也缺少不一样的态度。

少一些偏见,多一点思考,即便不认同,也请学会尊重别人的选择。



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

《奇葩说》辩手颜如晶在节目中说过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有一种美洲野牛,他们十分合群,总是成群结队地行走,赶路。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看到的是一大群牛成群结队地走过。

可对野牛来说,因为要跟上队伍,他们所能看到的,通常只有前面野牛的屁股。

对它们来说,选择合群,可以收获一份安全感。

选择不合群,慢下来,也能收获其他野牛不曾抬头看到的星空和沿途的风景。

说到底,是看屁股,还是看风景,都只是个人的一种选择,没有优劣之分。

但是,我希望,不论是哪一种选择,我们都能真正听从自己的内心。

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决定自己的一生,刻意地去迎合别人。

辩手奶茶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事例:

微信里三个人就可以拉一个群,但是你移除一个人后,两个人也叫群,再移除一个人后,还是一个微信群。

你看,其实你没必要合群,因为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

点个在看,与君共勉。




END 
作者:秦桑。来源: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极物微信公众号(ID:ijiwulife)。踏遍万乡,溯源美味;源头好物,就在极物。这里有一群用文化和科学对话食品健康的新美食人。关注极物微信公众号,与你一起寻找极致美味。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