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秀珍:生活中的绳结需要人来揭开

情感 作者:WeLens 2022-12-23 20:44:12

艺术家尹秀珍的新展览“无处不在”,在佩斯画廊香港空间开幕。从旧衣物到瓷器,展出的30余件作品中,大部分是近两年的新作。

尹秀珍的丈夫、艺术家宋冬是本次展览的特邀策展人,他说,“不管她用什么材料,都离不开人的气息、温度和记忆。‘人’在她的作品中,是无处不在的。


冰冷的瓷

与有温度的旧衣

在展览准备阶段,宋冬与尹秀珍达成共识,这次的展览“无处不在”,不局限在尹秀珍创作的某一系列或某一类型,而是希望展示她长期关注的事物,体现出她的态度。展览现场,最早的作品是2011年的,其余绝大部分是新作。


从1990年代以来,尹秀珍以使用旧衣物、布料、鞋子等纤维材料创作,而广为人知。她将自己的旧衣物叠放整齐,放进父亲制作的木箱中,并灌以水泥封存,得到作品《衣箱》。而后,她收集他人的旧衣物,创作了《内省腔》、《可携带的城市》、《木马》等装置作品。

尹秀珍,《壁器—沧浪志卷九》2019-2021瓷、穿过的衣服 © 尹秀珍 2022
各种彩色的旧衣物布片,同样出现在2015年开始的陶瓷为主的创作中。
在坚硬的瓷器的缝隙,不规则的碎布填满了每一道裂口。材质各异的布料,自带不同的质感,仿佛是某种顽强的生命体,为冰冷的瓷器带来温度。

上:《壁器—沧浪志 卷十三》下:《壁器—沧浪志卷八》2021-2022瓷、穿过的衣服 © 尹秀珍 2022
这组作品名为《壁器 - 沧浪志》,取自夫妇二人特别喜欢的苏州沧浪亭。青瓷烧制出来的层叠波纹,宛如一波波绿色的浪潮,呼应着沧浪的意象和寄情于景的传统。
同时,卷起的波纹,又像翻动的书页,因而尹秀珍以“卷一”、“卷二”命名单个作品,仿佛它们集合在一起,就是一部关于沧浪的书籍。

上:《扣儿1号》,2015-2022 下:《扣儿10号》,2015-2022 瓷、衣扣、穿过的衣服 © 尹秀珍 2022
在收集、裁剪旧衣物的过程中,纽扣是额外所得,但这些边角料也都被用到创作中。瓷器作品《扣儿》,将制作大件陶瓷时被切割下来的陶泥,与纽扣做了巧妙的结合。
“扣儿”在北京话里就是“纽扣”的意思,另一方面,“扣”可以理解为绳结,这些色彩丰富、形状不规则的小雕塑,就像是瓷制的绳结。尹秀珍觉得,“生活中的绳结需要人来揭开,‘扣儿’就像待解的谜团,而人生则是不断求解谜团的过程。
在这次展览中,宋冬选择将这些小雕塑分散在空间里,希望观众一边走,一边与这些象征“无解之解”的谜团偶遇。

展览“无处不在”,也展示了尹秀珍的纤维艺术创作。有一组墙面装置作品,远看就像一个个色轮。走近看,这些色轮都由陌生人捐赠的旧衣物制成。旧衣物被裁剪成和电影胶片相仿的宽度,布料按照由内衣到外衣归类叠放,再卷到一起。


按照布料卷的不同直径,尹秀珍定制了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圆形盒子,并将布料卷像存放胶片般放进盒中保存,在盒盖上刻下每卷衣服的种类。

左:尹秀珍,《一句话 056号》右:尹秀珍,《一句话 042号》2011 不锈钢、穿过的衣服 © 尹秀珍 2022
这件作品取名为《一句话》,尽管作品中没有出现直接的话语,但是每个人的衣服的颜色、款式、新旧程度、厚度,都有差异,都在做无声的表达。
尹秀珍说:“这么多年,我真正割舍不掉的,是每一件衣服背后的故事,它们不仅仅是一片片布料,它们能带出使用者的经历、价值观,衣物的变化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

左:《涟漪10号》右:《涟漪5号》2020 木板、玻璃、塑形膏、穿过的衣服、水果/植物
无论是布料、瓷器,或是水泥,尹秀珍的创作材料和灵感,总是从生活中来,跟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相关。她认为自己的创作从来都是很“具象”的,因为人在社会中的生活,让她感到触动的事物,也都是生动、具体的。


不管我们到底往哪去

心里头总要有一盏灯

宋冬为展览找到的关键词是“精神性”。
展览中,宋冬最欣赏的作品之一,是尹秀珍2022年的新作品《灯》。在一张长方形的展台上,有四盏形态相似的台灯。细看,白色灯罩的皱褶处,台灯底座,细细的拉绳上,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这是尹秀珍用水泥干粉做的。
宋冬在《灯》里读到一些悲凉感,也读到诗意的美感,“今天的世界这么复杂多变,但不管我们到底往哪去,心里头总要有一盏灯,哪怕光很微弱,也要保持它不灭,这样你就有不灭的希望。”

在展览入口处,宋冬选择了一件非常有代表性的装置作品,来集中展现尹秀珍探讨的精神性内核。那是她创作于2019年的《般若波罗蜜多》,这次以新的面貌出现。


开化寺外观

开化寺内壁画及织布女细节 图片来自艺术家
2019年,两人应邀来到山西省高平市,参加刘旭光策展的高平当代艺术节活动。艺术节的举办地很特殊,在高平市东北方高山上的千年古寺——开化寺。开化寺的大雄宝殿建于北宋年间,东、西、北三面墙上都绘有精美的壁画,是国内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壁画之一。
画面内容既与佛国故事相关,也涉及世俗社会的日常生活场景,既记录了贵族的宫廷生活,也有对平民耕作、捕鱼的描绘,凸显了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其中,一个女子坐在织机前织布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尹秀珍,以此为灵感,她决定用织物做一件作品。

尹秀珍,《般若波罗蜜多》在开化寺 2019
白色的布料,填充成长短不一的条形,悬挂在墙上,仿佛形成了一面白色的波浪。而图形,实际上是“般若波罗蜜多”(意为“智慧到达彼岸”)录音的可视波形。
她还丈量了开化寺的三面墙的宽度,将作品的总长度设定成相同的数值。当时在艺术节的现场,墙内墙外,壁画和装置跨越千年,组成对“彼岸”的探讨。
在画廊空间,原本音波背后的庙宇,被替换成古庙的黑白照片,成为衬托白色织物的背景。在宋冬看来,古老的开化寺位处高山之上,代表着人类精神世界的过去的智慧;画廊所在的闹市中的大楼,各楼层都恰由不同的画廊占据,每一个空间都堆满艺术品,储存着当代人的精神。作品《般若波罗蜜多》被陈列在展览的开头,使整个展览空间成为一个抽象的“当代庙宇”。
“古寺和摩登大楼,两个建筑相差了900年,但作品仿佛连接了两者,重新审视着我们如何处置个体跟世界的关系。”宋冬说。

观众在山西开化寺(上)香港CHAT六厂与《般若波罗蜜多》互动(下)
尤为特别的是,《般若波罗蜜多》是一件互动作品:观众凭抽签,有机会获取一段织物“音波”,就像在寺庙中求得上上签一样,有幸被抽中的观众被艺术家称作“有缘人”。简单的互动方式下,观众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艺术作品,织物的温度也得以传递。
尹秀珍希望,当代艺术创作,也如开化寺的壁画一般,在探讨“精神与智慧”的同时,贴近人们的生活。


艺术家夫妻合作二十余年:

相互独立,相互寄生

宋冬和尹秀珍,第一次自拍 1987年摄于彝族自治州布拖

宋冬和尹秀珍的作品《自拍》2002年
尹秀珍和宋冬,除了以各自的艺术创作为观众所熟悉,他们常常能发掘出不一样的合作方式,让人眼前一亮。
从2001年开始的“筷道”项目,是他们以双人身份创作的代表作品。与其说是合作,“筷道”似乎更能体现两位艺术家“拒绝对方的干扰,拒绝合作”的想法。
这种“不合作的合作”操作起来并不复杂,他们首先一致决定做一双筷子,两人各完成其中一支,只在创作初期约定筷子的尺寸,除此以外互不干涉,创作全过程互相保密。

《筷子》2002

2002年,第一双“筷子”完成。
当时宋冬做了一支铜制的“金箍棒”,灵感来自于《西游记》中的定海神针。尹秀珍则用破旧的布料缝出布筷子,表面布满口袋。在展览现场,夫妻二人才第一回见到彼此的创作,面对以柔克刚的布筷子,宋冬不禁向尹秀珍感慨:“还是你厉害!”

《筷道4》2013

后来随着女儿的出生,女儿创作的“第三支筷子”也不时加入“筷道”项目。
同住一个屋檐下,是否有人曾因好奇,在创作过程中试图刺探对方的想法?夫妻二人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他们都认为,“筷道”项目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你不知道对方会做什么。尤其当一家人创作“筷道”项目时,大家每天都特别神秘。宋冬说,有一阵,女儿天天把自己锁在屋子里,“她不看我们的,我们也都不去看她在创作什么。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他们透露,最新的一组“筷道”,预计明年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出,也会有艺术家女儿参与,而且夫妇俩都是难得地体验了一次玻璃工艺。

青岛西海美术馆外,大姨们戴着鲜红或艳粉的头巾抓捕鱼虾

尹秀珍《圆缺》与宋冬《方圆济》西海美术馆,2021
最近两年,两位艺术家又发展出新的合作方式,被他们称为“寄生式”。
最典型的一次合作,发生在2021年,西海美术馆的开馆展“超越”中。在外方内圆的展厅里,尹秀珍和宋冬分别带来了作品《圆缺》和《方圆济》。
尹秀珍收集了美术馆所在地青岛的阿姨们赶海时佩戴的鲜艳头巾,缝制成一张巨大的帘子,遮挡展厅中央圆柱的一半;透过空隙,观众可以看到她放在户外的四件装置,是分别用纸箱、杯子、汽车排气管和水管制成的“植物”装置。

尹秀珍在西海美术馆布展中
宋冬在展厅的四面墙上贴满了镜面,还用椅子、灯具等日常用品制作了几艘“小船”,放置在展厅内。平滑的镜面,不但反射了小船上的灯光,还反射着更远处尹秀珍的作品,彩色的链条和荧荧的灯光相互映照。
尹秀珍形容现场效果,“抽出任何一个人的一件东西,那展览就不成立了。”宋冬介绍,这种合作方式更多是从建筑空间出发,两人再依次加入自己的想法,相互配合。
明年,他们计划再做一次“寄生式”合作。

宋冬和尹秀珍,2022年自拍 于景德镇高铁站
宋冬和尹秀珍的工作室在京郊顺义,家还是在老城区的胡同里。近来闲暇时,两人喜欢溜达到北海公园。
但哪怕是在公园里散步,看看白塔的间隙,两人还是喜欢关注身边的日常,比如读一读公园里的植物介绍,聊聊过去的生活和城市发展的历史,最近还在探究皇家园林,是如何转变成大众的园林的。
左上及左下:在北京制作《扣儿》右:在景德镇工作中
宋冬在为我们解读尹秀珍作品时,这样概括妻子的创作精神:“不管她用什么材料,做怎样的创作,都离不开人的气息、温度和记忆。不管是抽象或者具象,都能感受到‘人’在她的作品中,是无处不在的。”


编辑:骆紫妍 责编:叶荔

本文图片来自佩斯画廊和艺术家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图库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