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郁儿的屋子(ID:xiaoyuerdewuzi)
她说,她接触过的一些有抑郁倾向的成年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拥有一对控制欲强、喜欢否定孩子的父母。“你怎么可以穿这样的衣服,你这年龄穿这衣服还不被笑话?”
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因为父亲的否定式教育而做出无奈的选择,现在的我,又会是什么样子呢?高一那年,父亲和母亲离了婚,父亲对我开始了长期的棍棒、否定式教育,就算我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县一中的学生,依旧恶言否定。很不幸被他说中了,我去了高中之后,不管多努力依旧无法赶上其他同学。而迎接我的只有无限的怒骂、吃不饱与穿不暖的窘迫,父亲总会拿我与其他亲戚家里的孩子作比较,并直言我永远上不了大学。我确实没有抵过父亲的否定言语,最终选择离家出走,一直到现在我都只是一个小小的服务员。有的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初的自己承受过了父亲的否定式教育,现在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只是没有如果,现在的我明白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他们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我们能够认识到读书等等事件的重要性。但在尚未成年的我们眼里,却成了再如何努力,也得不到父母的认可,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因此会做出一些毁前程的决定。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里有一个片段,我至今印象深刻:主角林茉莉因为受不了母亲的否定、控制式教育选择了跳楼自杀,而在其死后,母亲非但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还坚信女儿的死另有隐情。甚至采用高科技来还原女儿死前的一天,她看到了女儿广受好评的获奖小说以及女儿生前对母亲的所有控诉,原以为看到这里她该懂得女儿自杀的原因,不曾想她却说了一句话:“要不是我这么在乎我的小孩,我都永不会知道她怎么变得像个陌生人一样,我要是知道文学是这样子伤害我的小孩,我才不会让她读。”
而医生让她站在茉莉的视角来看这些事,她听到自己说出的那些话:直到最终,母亲才醒悟逼死女儿的凶手是她自己,但这是不是已经太晚了呢?心理学家费尔贝恩曾说过:“儿童受到父母不好的对待时,为了维持父母是好的这种意向,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不过这样的情况往往容易让我们将自己真正的想法隐藏在心里,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平衡而引起「心理问题」。比如自卑,觉得自己很差劲;无法独立,依赖于父母的决定;更严重者,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对着干……记得已经做母亲的姐姐曾跟我说过,她和外甥关于成绩上的一件事。外甥在一次考试中考了不及格,姐姐没有立刻否定他,而是帮他一起分析试卷里出现的错误是否存在粗枝大叶的情况,并认可这样的成绩也是他努力所得的。同时约定如果下次外甥能够考得更好,就奖励他。结果第二次,外甥考了个满分。所以说对于教育方式,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否定式教育真的不可取,就像曾看过的一位母亲的发言:“过分否定孩子,拔高自身,便是把孩子当作了自己的附属物,没有当作独立的人来尊重。”大学的教育课上,我们曾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成长和性格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发现:其实受到父母鼓励式教育的同学往往更加自信,也更积极乐观。所以说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甚至不仅仅是亲子关系、朋友、同事之间,采取相互鼓励、认同的方式去交流,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因为,「认同」能够促进彼此听取对方的意见,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心理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想起小的时候,我也特别希望父亲能够放下自己的身份,听听我真实的想法。我也特别希望,他能像其他同学的父母一样,夸一夸自己的孩子和给予适当的奖赏。我只能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身边的人,对待将来的孩子,我会告诉他们:再小的星,也会发光。✨
不想错过我们的老铁
请动动你们的小手指点亮星标☆吧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