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连续被赞美50天,容貌会发生怎样惊人的变化
以下文章来源:壹心理,12年专业心理咨询品牌
作者:麦子
以下文章来源:壹心理,12年专业心理咨询品牌
作者:麦子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
其实很多人不能坦然地接受赞美。
当被夸奖时,TA们第一反应是否定自己:
比如穿了件新衣服出门,被同事或朋友夸“真漂亮”,会变得很慌乱,摆摆手说“没有没有”。
或者着急证明自己并不优秀:
比如某个月超额完成kpi,被老板当众表扬,不会觉得开心,反而开始解释“我没做什么,是刚好碰到个大客户”。
而且,这样回复并不是出于谦虚,而是真的感受到了尴尬、惶恐、心虚,发自内心地抗拒“被赞美”这回事。
网友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被夸羞耻症”。
明明自己确实有一些不错的地方,为什么面对赞美时,却感觉不适,甚至是“羞耻”呢?
今天,想跟你聊聊:“被夸羞耻症”。
一个人,有多需要被赞美?
日本综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狂夸一个女孩50天,看看她会有什么变化。
女孩名叫Kyoka,21岁,一直以来都因自己的长相感到自卑,还曾经被同学嘲笑鼻毛外露,所以总是戴着口罩出门。
参加节目前,Kyoka极度不擅长和异性交流,每说一句话,都小心翼翼,整个人畏畏缩缩的。
节目组决定改变Kyoka的生活环境,没有嘲笑、羞辱和批评,取而代之的是赞美、夸奖和鼓励。
他们给Kyoka报了一门意大利语课,让她选择了一位自己喜欢的男外教。
一见面,外教就开始夸奖她:“你今天穿的T恤好可爱啊。”
一开始,Kyoka像以往一样,习惯性地否定了外教的夸奖。
但接下来的50天里,外教依然坚持不懈地赞美她,挖掘她的闪光点:
夸她不戴口罩时笑容很可爱、夸她意大利语学得快、夸她做的料理很好吃……
慢慢地,Kyoka不再排斥这种夸奖,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她发现自己就算摘下口罩,也敢大笑了。她还开始收拾屋子,换眼镜,学习化妆、做发型了。
连续50天这样被夸奖后,Kyoka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从内到外散发着自信。
对比她之前的样子,简直堪比“整容”。
Kyoka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赞美对一个人的作用有多么积极。
她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就是因为外教不断的赞美改变了她看待自己的方式。
而她的生活,也真的朝着她所相信的方向变化着。
这是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一个人会把他人的期待和赞许内化,影响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进而改变行为。
也就是说,“赞美”像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它让你相信自己真的很棒,接着才有动力去变得更好。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每个人都渴望被看到、被认可、被赞美,即使是那些因为被夸感到“羞耻”的人。
事实上,TA们不是不想被赞美,而是不敢被赞美。
羞耻的背后,是对赞美的误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抗拒赞美,可能是以下2个原因:
1、高不配得感
1978年,临床心理学家保琳和苏珊娜访谈了150多位不同领域的成功女性,发现她们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奖项、认可、赞美,但却认为自己只是运气好,并没有其他人想象得那么聪明。
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冒充者综合症”:
指一个人不认可自己的成就,反而将其归因为外界环境。
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不配得感”。
当一个人相信自己“配不上”目前的成就时,TA就会对赞美产生恐惧心理,担心自己的“真面目”被揭穿,因此抗拒“被赞美”这件事。
而不配得感高的原因,大多来源于之前的养育经历:
a.缺乏“被夸”的经历
如果父母童年时期就发自内心地夸奖孩子,孩子会适应被肯定带来的积极情绪,并慢慢内化成自我肯定,确定自己的价值;
相反,如果从小被否定、打击,孩子就会变得低自尊,觉得自己很差劲,长大后被夸也会觉得很不真实,不适应;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书中,女主角塔拉从小在一个非常糟糕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父亲控制欲强,不允许塔拉上学读书;哥哥有暴力倾向,经常殴打塔拉。
后来,塔拉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甚至去了剑桥留学。然而,当老师夸奖她的论文时,塔拉不觉得开心,反而感受到了“恐慌”,认为老师一定是“搞错了”。
童年时期的“不配得感”,始终埋在塔拉心底,导致她根本无法信任那些赞美的声音。
此外,如果童年时期取得好成绩,不仅不被夸,还被警告“不要骄傲”的话,就容易陷入“完美主义情结”。
长大后对自己格外挑剔,总能找到不满意的地方,这同样会导致低自我价值感,觉得自己配不上夸奖。
b.权威者的“错误夸奖”
另一方面,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 的研究成果发现,如果父母/老师经常毫不具象地夸赞孩子,如“你真聪明” “你真漂亮”等,也会造成长大后的“不配得感”。
因为这种夸奖只涉及到表面,却忽视了孩子的努力。
这会影响孩子的归因方式:比如下次成绩不好时,TA会认为是自己不够聪明。
接着,TA们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将取得的所有成绩归因于“运气好”,觉得真实的自己根本达不到这个成就。
因此,在面对夸奖时,TA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配”,这才产生了“羞耻”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
2、赞美的条件化
一个人如何看待“赞美”,也会影响TA面对赞美的反应。
朋友小胡在某中学做心理老师,某次期中考试后,她发现考了第一名的小美反而闷闷不乐,于是去和她聊了聊。
这才得知小美的父母发了条朋友圈:“女儿今天考了第一名,为你骄傲。相信这个成绩一直保持下去,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
本来是父母用来鼓励赞美女儿的朋友圈,但小美看到后,并没有开心,反而感到压力倍增,她开始担心:
“如果下次我考不到第一名,爸妈不会很失望?亲戚朋友会不会觉得我在撒谎?”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把父母的这种过度夸奖,叫做侵蚀性夸大(erosive grandiosity)。
他在《自体的分析》中提出:
个体的羞耻感反映了幼年时被破坏的自恋体验,导致一个人无法建立稳定的自体。
也就是说,侵蚀性夸大过于压倒性,以至于孩子不能将这种肯定整合为自体的一部分。
孩子能感受到这种夸奖是“不真诚的”,它并不是对自己当前成就的肯定。
科胡特提出,这种父母和孩子间的“回应不同调”,会挫败一个人的期望,让TA感觉到被忽视,从而体验到羞耻感。
另一方面,侵蚀性夸大会将赞美“条件化”。
它会让人形成一种信念:赞美的目的不在当下,而是暗含一种不合理的期待。
比如更高的成绩、不想做的事、不想帮的忙、无法完成的KPI……
这种不合理的期待会给人造成心理负担,就像小美,因为父母的过度夸奖,提前对下次考试感到焦虑,担心自己会让父母失望。
长此以往,为了不感受到这种失望,TA们会选择在被赞美时就否定自己,从而降低对方的预期。
因为在他们看来,赞美一定会演变成失望,随之而来的就是批评。
于是,渐渐地,TA们会开始恐惧所有不管好的、坏的评价,长大后也很难适应任何评价体系下的工作。
如何坦然接受赞美?
1、觉察自己感到羞耻背后的原因
首先,你需要搞清楚,让你感到“羞耻”的究竟是什么。
你可以仔细回想几个印象深刻的、被赞美的场景,察觉自己当时的感受,然后分析造成你不舒服的原因,越具体越好。
比如你因为同事赞美你的新裙子而羞耻,你可以问问自己,是因为对自己的外表不自信?还是担心下次素颜被同事嘲笑?或者只是不会应付这类社交情境?
搞清楚自己“不舒服”的来源,然后针对性地去改变这种思维方式。
2、建立合理的自我认知
无论是“不配得感”,还是“惧怕被评价”,根源都是缺乏对真实自我的了解,才会轻易地因为一句赞美自乱阵脚。
因此,你可以有意识地记录自己的努力,记录自己获得的成就,记录失败的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把他人的评价、赞美当作辅助,和自己写下的内容做对比。
这样你可能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成就都是由于你自己的努力,有些人的赞美真的是在肯定你的成绩。
慢慢地,你会对自己的真实能力有足够的了解,也能更合理地看待所取得的成就和失败,从而相信自己“配得上”赞美。
3、练习应对赞美的方式
最后,试着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练习应对赞美的方式。
这里提供一个小的Tips,你可以从模仿其他人面对夸奖时的语言风格和行为做起。
比如《老友记》里的菲比,她在被夸漂亮时,会自信地回复一句“I Know”。
也可以是你身边的一位朋友,TA面对夸奖时总能落落大方地微笑,然后点头说“谢谢”。
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可以对着镜子,或者先和信任的朋友排练几次。
等你发现,这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时,你就能够逐渐提高应对能力,坦然地接受任何人的赞美。
写在最后
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摆脱他人的评价。
甚至,我们的某部分自我,需要依赖他人的看法才能建立和完善。
但要始终记得的是,最了解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
是你陪自己度过那些努力拼搏的时光,走出那些失败的阴影,弥补那些成长的缺憾和委屈,才成就了如今的你。
他人的夸赞固然会带给我们喜悦,但我们却不必为他人的眼光而活。
当你真正懂得自己,就不会因批评而妄自菲薄,也不会因赞美背后的“期待”感到如临大敌。
而是轻盈地面对赞美,专注地做你自己。
因为你知道,你配得上这世间的一切美好!
投稿微信:little19820417
转载及商务微信:fennyispink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