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袭胸的救人男子受到网友怒赞

热闻 来源:新京报 2025-07-17 15:40:25

湖南衡阳街头,一女子突发昏厥倒地,路过男子为其做心肺复苏。图/网络截图

男士跪地为昏厥女子做心肺复苏,竟被说成“袭胸”。
近日,湖南衡阳街头,一女子突发昏厥倒地,路过男子为其做心肺复苏。相关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后,有网友留言质疑“为啥不换个女的来按”。留言中,还有人称救人者“明显有袭胸嫌疑”。
据九派新闻报道,施救男子盘先生是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一名老师。他跟孩子出门时,发现一名女子疑昏倒在地。一名医生正为女子做心肺复苏,“那名医生做了一轮(心肺复苏)很累了,然后呼救询问有谁会做心肺复苏。”盘先生立刻跑过去帮忙,与医生一起轮流进行心肺复苏。经过两人努力,女子终于恢复微弱的呼吸和脉搏。救护车随后赶到现场,将女子转移,家属跟车随行。
本起急救事件中,有一些网络留言颇为刺耳。盘先生与医生轮流跪地施救,却被个别人质疑“明显有袭胸嫌疑”。这样的言论固然令人不齿,或许也不会对热心救人者构成伤害,但这些冷漠言论背后,也暴露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医学上,有“黄金四分钟”之说。即指心搏骤停发生后的最初四分钟,是进行心肺复苏救治的最佳时机。在性命攸关的“黄金四分钟”里,分秒的延迟和犹豫,都可能导致健康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在专业的急救人员眼中,生命体征的重要性理应优先于性别差异。
而一般而言,心肺复苏标准按压部位是胸骨中下段,且急救时衣物可能被剪开,动作必须果断有力,这些操作中难免接触对方身体。但这种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施救,与“袭胸”“猥亵”显然有本质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施救男子盘先生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况且他是协助专业医生一起在做心肺复苏。他解释称,急救时自己的动作已非常注意,双手也是放在胸骨位置按压,如果自己手法错误,专业医护人员也会立刻纠正,“但他们也没有指出。”
可见,所谓“袭胸嫌疑”论调是站不住脚的,而所谓“为啥不换个女的来按”,也无视了救人现场的急迫性和条件的有限性。
一些网民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性别观念来错误解读专业医疗行为,得出对救人者所谓“袭胸”的无端指责。这反映出医疗急救知识科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有人担心这种质疑会“劝退”更多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者,侵蚀社会的善意根基。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似也不必过虑。
事后,盘先生称,面对恶评,内心仍会觉得不好受。但一想到大多数人对此事的评价都充满了正能量,他又感到欣慰,“我现在也不会在意那些人,做到问心无愧就好”。他还表示,如果再遇到患者需要救援,依然会义不容辞冲上前帮助。这种强大而积极的心态值得赞赏。
当然,这也提醒社会,对善意施救的保护和容错机制非常重要。实际上,被俗称为“好人法”的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目的即在于使人做好事时没有后顾之忧,从而鼓励旁观者对伤、病人士施以援手。
这种“好人法”可以为盘先生这样的施救者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障,也是更多热心助人者的坚强后盾。
湖南衡阳街头的这起施救事件,如果通过此次舆论的热议,能向公众再次普及医学急救常识和“好人法”这样的法律规定和社会规则,则对于鼓励善意救助伤病的高尚行为,弘扬优良社会风气,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柯锐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杨利
延伸阅读
  • 律师:强吻男孩致水痘或涉故意伤害罪

    2024年7月13日,湖南一女子强行亲吻1岁多男孩,致其当晚高烧,手腿长满红包,确诊水痘。据男孩妈妈发帖称,“她(当事女子)小孩发水痘一个星期不到,小孩发烧刚从医院回来。”男孩家长要求道歉未果后报警,

  • 两初中生骑改装摩托车超速撞墙身亡

    快科技7月11日消息,鬼火一响,爹妈白养!媒体报道,近日在湖南益阳,两名初中生骑着经过改装的电动摩托车,以非常高的速度撞墙。两人均未佩戴头盔,其中一人当场死亡,另一人送到医院抢救10多个小时也回天乏术

  • 暴雨蓝色预警:广东等14省份大到暴雨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7月11日06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7月11日08时至12日08时,福建东部沿海和南部、广东中南部、广西中南部、海南岛北部、台湾岛南部、云南中南部、四川盆地南部、江西南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