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带着12岁的儿子,再次来到北京一家精神病院求助。 没有任何前兆,儿子突然在家吞食安眠药,一口气吃了20颗。 然而在医生面前,紧张焦虑的父亲,在回复常规询问的同时,还不忘“提醒”医生: “你要特别注意一下他,现在也让我挺为难的,还有两天考试了。” 仿佛眼前瘫坐着、不停捶打椅子的,不是血肉相连的亲儿子,而是给他带来麻烦的陌生人。 父亲的无奈,和儿子的决绝,在那一刻刺痛了无数观众的心。 孩子才十几岁,就觉得活着没意思,想放弃生命,甚至还做出各种过激的行为伤害自己。 明明绝望到这样的地步,父亲却更在意他两天后的考试? “很多父母本来什么都不懂,但是一生了孩子,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不断去纠正孩子、限制孩子。” 如今教育上最大的悲哀,不是父母满足不了孩子的物质需求,而是孩子心理生了病,父母明明就在眼前,却浑然不知。
8月31日,开学前夜,是女孩子烨一生最难忘的日子。 在家里摔东西,摔门,发脾气,用尽几乎所有的力气,威胁父母带她去看医生。 从初一到初二,整整两年,她的每一个疯狂行径,无时无刻不在“求救”:我就用那个刀划了一下我的手指,我一看流血了,我就冷静下来了。” 一直以来,父母总认为她不过是在无理取闹,没什么问题。 看不到她疯狂行径背后的讯息,误读她的每一次求助的表达……几近崩溃的她,好不容易在高三那年才让父母接受她生病的事实。 评论区里,一个个“子烨”在自揭伤疤,诉说着自己不堪回首的经历: “每次抑郁症发作,有自杀的念头,妈妈总说我矫情。”
“跟父母表达想去看心理医生,他们像看怪物一样看我,嫌那地方晦气,觉得我想太多。”
最不忍心孩子生病的是父母,但最无法接受孩子生病的,也是父母。 抑郁症也好、焦虑症也好……这些逐渐低龄化的“病”看不见,摸不着,能真正了解它、正视它的父母,不多。 在很多人看来,孩子心理生病,很丢人,会被别人视为“神经病”,甚至还会被人议论是不是父母教育有问题。 这种对“病”的认知缺失,对孩子“异常”行为的疏忽,往往导致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时,错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期。 今天的行为,却不是因今天的问题。那些莫名其妙难以理解的行为,根源往往都在过去。” 在他生病之前,或在生病的痛苦中,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会给他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个复诊患抑郁症的孩子,正在认真看书,医生夸他“这孩子真用功”。 不管怎么叮嘱这些父母,他们总会忍不住用讥讽的语气和孩子交流…… 根据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报告显示 :中国青少年检出抑郁倾向的概率高达24.6%,意味着每5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可能得抑郁症。 原来,在每一张天真灿漫、看似无忧无虑的稚嫩的脸庞底下,藏着如此多的“心理问题”。 心理专家武志红就这个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一针见血指出: 那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其实不是父母“爱太多”,而是清一色的“爱太少”。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可有些父母却习惯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引导,用质问代替信任…… 试问,这种让孩子感觉到更糟的教育方式,如何让孩子找到爱,找到生命的出路?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告诉父母我“生病了”,心想他们能改变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谁知道,他们一如既然地否定我的说辞,一口咬定我是在胡闹。 既然如此,我以后再也不会跟他们说了,反正说了也没用,还要被羞辱一番。 为什么有的孩子宁可忍受心理的煎熬、疾病的折磨,都不愿开口向父母表达什么。
那是因为,在父母的身上,感受不到能帮助自己、治愈自己的爱。
孩子从出生到独立,每个人生阶段总在挑战父母的认知、能力和极限。 然而,为了孩子,我们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充实自己,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做好孩子心灵的“防护师”。 不管孩子此时此刻正经历着什么,想真正懂得孩子,父母可以这么做: 女儿上了高一后,成绩突然断崖式下滑,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地哭。 怕直接质问女儿会遭到反抗,她私下联系了班主任,得知女儿最近和班上一个男同学走得比较近,感觉关系似乎出了问题。 当晚,她便主动找了女儿聊天,什么都没问,而是主动分享自己读书时的暗恋经历。 分享的同时,她很自然地说“妈妈觉得你长大了,以后难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先跟你说,你要是有什么困惑,随时都可以找我”。 后来,她收到女儿的短信,信上大致的意思是:
自己失恋了,心情很压抑,幸好妈妈主动找她聊天,她才有点缓过来。
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最好方式,就是多关注他,理解他,体谅他和尊重他。
在他最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拉他一把,往往有机会把他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积极心理学认为,孩子会以父母轻微或剧烈的情绪表现为信号,来判断父母的反应,并将其作为他今后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比如父母引导孩子“再坚持一下,你可以的”,那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是“我可以,再试试”; 父母表扬孩子“你真棒,能够自己收拾房间(或其他事情)”,孩子听到的就是“我很好,我能行”; 父母鼓励孩子“这次虽然考不好,但没关系,还有下次”,孩子吸收到的会是“我没那么糟糕,还有机会”。
所有来自父母的正面教育,会给孩子的内心注入一剂强心剂。
有这份爱的兜底,孩子才有动力和底气去抵抗每一个负面糟糕的情绪。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主导的“学校抑郁预防计划”中,有这样一个女孩。 自从发现自己是被领养,她觉得自己整个世界变了,并对父母没有及早告诉她实情感到愤怒。 实施计划时,心理专家帮助她从多个角度看待父母的动机,减少她对父母的气愤。 就这样,女孩自己想出了7个父母不提前告诉她的原因,慢慢解开心结,不再那么难过了。 在马丁·塞利格曼看来,每个孩子都有发生在意识边缘的“自动思维”,虽然这些想法十分短暂,难以察觉,但它们会直接带来悲伤、焦虑和气愤。 因此要教孩子了解自己的思维,告诉他不必相信进入脑中的第一个想法。
有些问题,孩子看开了,心自然就开了。
“要想做不后悔的父母,你们可以对任何人吝惜自己的时间,唯独对孩子不要吝惜。”
把时间、精力,尽可能多地花在孩子身上,做好孩子的陪伴者和爱的供应者。
当孩子行走在悬崖边缘,彷徨绝望,父母是他可以抓住的浮木,及时阻拦他。 ▼点击获得专业线上指导▼
作者简介:哎呀妈,多平台签约作者,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师,愿用自己的心和笔,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