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敦煌的纪录片都是从宏观历史展开,提到敦煌首先想到的也是华美绚丽的壁画和莫高窟。而《我在敦煌》是一部人文纪录片,记录的是敦煌的芸芸众生。作为一个舞者,在台上发光发亮是毕生梦想,但是一旦年纪大了,就不一定能继续跳舞,或许只能做跟舞蹈毫无相关的工作。苏瑞璇一个不到24岁的舞蹈老师,辞掉家乡稳定的工作,来到敦煌学院教舞蹈。来到敦煌学院的苏瑞璇,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舞蹈系主任。追逐梦想的路上,错过了见奶奶最后一面,这是她最遗憾的事情。毕竟生活还在继续,新学期开始,就带着学生去各地进行敦煌舞演出。苏瑞璇在来到敦煌后,敦煌文化让她对古典舞有了新的见解。将敦煌文化融入到舞蹈中,编创敦煌舞成了她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另外一位主人公李甜,一场变故,让在外十年的她独自回到家乡敦煌。回到敦煌,开办了一个小小的补课班,还租了一个果园。虽然只有三个学生,但就是这三个学生慰藉了她七零八落的心。清理果园时,通过肢体劳作疗愈自己,静静听着音乐,放松心灵。孩子们对她的眷念和对她的帮助,最终让她决定放弃那份工作,继续开办辅导班。苏瑞璇的表姐宫寂寞,一个传奇女子,致力于书画鉴藏,通晓古琴与尺八,近些年开始收藏古珠。这些从各地收集来的珠子,有的是曾经的货币,有的是古老的图腾,每一颗珠子都有它各自的故事。宫寂寞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古珠保管员,因为一种信任,这些古珠住在了她这里。她想在敦煌向大家展示这些珠子,也许会有人跟她有一样的感受。一次做梦,梦到自己视野很高,满眼看去全是沙尘,回头看到的是沙漠。在这里她完成了与自己童年的和解,成功开了展览,向父亲证明自己并得到认可。工匠村是杜永卫做的一次创意尝试,他想传承濒临失传的彩塑技艺。从上世纪开始敦煌就特别注重人才培养,为的就是传承与守护。从敦煌艺术研究所到敦煌艺术研究院,一代代守护者的努力才让我们看到被沙尘掩盖的文化。有人曾经说过:只有纪录片才忠实记录人的生活,纪录片是考验耐力、热情、艺术鉴赏和金钱能力的艺术。投我以玉米,报之以西瓜,牛佳奶奶去邻居家送玉米,邻居还给她一个西瓜。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在另一个地方也同样发生着。牛玉生,瞒着老婆又租了一个画室,是不是像攒私房钱一样,不过不管老牛老婆知不知道,片子播出后都应该知道了。在敦煌,《丝路花雨》舞剧非常有名,它是自1979年起首演的大型民族舞剧,以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为素材。如今已经是敦煌常态化的表演,旅游旺季更会表演到夜深人静。高梦岩和她的同学们,来到敦煌实习,就是参与《丝路花雨》表演。刚到剧组的她们因为学得不够好,不停被导演、老师骂,这骂的内容跟我们学习时被老师骂的内容一模一样。因为丈夫不在身边,只能独自带孩子的徐铭君,嘴上说习惯了,却在送孩子去医院的路上流泪了。当年为了来敦煌绘画,再多人劝她,她还是来了,成为敦煌漂一族,只为心中那份热爱。莫高窟每个洞窟的塑像各有韵味,随时间变化,每个洞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纪录片中修复师们是一点一点,一寸一寸慢慢修复,每一步都认真仔细,小心翼翼。有的时候一天只能修复巴掌大的壁画。《我在敦煌》记录了敦煌研究院的雕塑师、文物修复师、壁画临摹师的日常工作,还有为了梦想来到敦煌的追梦人们,当然也少不了土生土长的敦煌人。导演冯章顺在介绍《我在敦煌》就说,这次通过平实的视角,采用更符合敦煌文化及地域特色的表达语境,给全世界讲述新鲜的敦煌文化守护者。这也是《我在敦煌》能在众多纪录片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并且得到豆瓣8.1的高分。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在身体不能探索世界的时候。纪录片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想要了解世界真相最好的答案。
延伸阅读
-
首先,这个名称来自于一本书的名字。1516年,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写成了一本名叫《乌托邦(Utopia)》的书,该书还是用当时学术界通行的拉丁语写成的。(莫尔,1982)其次,uto
-
乌托邦是人们排解对现实社会不满的地方,是电影创作的重要素材。《雪国列车》《饥饿游戏》《分歧者》《移动迷宫》等都是该母题下的想象尝试,但这些作品大多围绕青少年展开,结局往往落向希望与热血。Apple T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